ope体育全国有据可查的风雨桥有751座,其中湖南有67座,而安化就占了33座,数量之多全国罕见——
“顽石造成千古迹,沙堤行结万人缘;往来且住红尘足,利己宜存白水心。”近日,安化县顽沙塘风雨桥举行揭牌仪式。
安化多山多水,崇山峻岭间随处可见溪涧与河流蜿蜒流淌。桥因水而生。风雨桥是安化先民在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设的便民交通设施,供过往行人打尖歇脚、避风躲雨。
安化现存一个庞大的风雨桥建筑群。全国有据可查的风雨桥有751座,其中湖南有67座,而安化就占了33座,数量之多为全国罕见。这33座中,永锡桥、思贤桥、马渡桥、十义桥、燕子桥、仙牛石桥、复古桥等7座风雨桥保存较好,地域特征明显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安化县江南镇是安化黑茶千两茶的发源地。我国历史上有两条茶马古道,其中一条的起点就在江南镇。境内古茶亭、古茶行、古道、古桥等遗迹甚多。从江南镇向南到原洞市乡所在地,曾为黑茶古道的一段。在江南镇思贤村资水支流麻溪之上ope体育,有一座造型精致、保存完好的风雨桥——思贤桥。
思贤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,续修于嘉庆七年(1802年)。同治《安化县志·津梁》记载:“思贤溪之有桥也,始于乾隆庚寅,续修于嘉庆壬戌,累石为址,宏开四座玲珑,架木为梁,远接一条苍莽,亿万人轮蹄络绎。”
思贤桥由青石桥墩、木质桥身和小青瓦桥顶三部分组成。桥身为长廊式通道,鹊木抬梁,全部采用榫卯结构,不用一颗铁钉;桥面用木板铺成,两旁有固定的双边木凳供行人休息;桥身两侧是竖式木栏杆,通风极好,视线通透。
思贤桥为两台两墩,棱形分水,五层鹊木,全长57.5米。对安化风雨桥颇有研究的安化文化学者欧阳建安介绍,安化风雨桥均为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桥梁,桥墩上下游均为锐角设计,这种分水设计可以很好地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。鹊木梁架技术和砌石建基的固基技术,承袭了中国古老的大木作工艺。石材的开凿,桥墩的砌造,分水的设计,桥基的构建和桥身栏杆、檐水、桥头阁楼、茶亭以及桥匾的制作,涵盖了石料和木料建筑的所有技艺,是我国古代精湛高超建筑艺术的代表。
思贤桥中间位置竖立着一尊手持“斩龙刀”的人物塑像,造型拙朴,通身彩绘,因时间久远,外漆已经斑驳脱落。塑像原型是古代洞庭湖地区的杨泗将军,安化人尊称其为杨泗爷。传说杨泗7岁封神,后来斩杀兴风作浪的妖龙,被后世传颂为镇水的神明,立庙祭祀。
思贤桥两座桥墩上均刻有蜈蚣,这一图腾与镇水有关。蜈蚣是安化风雨桥桥墩上最常见的石雕吉祥物。用蜈蚣来装饰桥墩,以期达到“厌胜”目的。“旧不与中国通”的安化地域,古称“梅山蛮地”,形成独特的信仰、生活方式、民俗和人文特征,被学术界称为梅山文化。传说洪水与蛟龙同行,蛟龙摇头摆尾易把桥墩打垮,而在梅山文化中蜈蚣可以制服蛟龙。石礅上雕刻蜈蚣,是对桥的祈福保护,起到镇龙护桥的作用。
安化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谭寒晖介绍ope体育,安化几十座风雨桥形制大多相同,又各具特色。复古桥的石质构件由安化本地特产的冰碛岩制成,美观大方;仙牛石桥的桥墩由本地的麻石制成,棱形分水的尖端雕刻有动物图案,栩栩如生;永锡桥的体量最大,建成之时刻有100余块石碑,现存有46块石碑立在桥头和桥亭,是文物宝贵的实物佐证;燕子桥的桥顶建有亭阁,别具一格。
青石的桥墩、精美的桥廊、沧桑的桥身,安化风雨桥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方风味。行走在一座座风雨桥上,即使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吹雨打,依然能够感受到“如龙似虹”带给人们的震撼。
永锡桥位于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,全长83米,是安化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桥。
锡潭村是安化“前乡”通“后乡”的咽喉之地,也是新化通安化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。往来过客经此,必须乘船过河。一遇春夏涨水,只能绕道而行。当地乡绅倡议义捐修桥,从发起捐资到动工修建及至大桥竣工,越六载寒暑。
据当地史料记载,出于公平公正的考虑,该桥在开工之前举行了大型“招标”活动。当时竞标的方法叫作“木马择匠”。木马是锯木头时用来固定木材的工具。竞标者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木马的制作,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,做好后丢进水里泡上一天,第二天再把木马捞上来拆开,看有没有水渗透到榫卯缝隙里。如果没有,说明工匠的手艺出类拔萃。据说,永锡桥的造桥师傅吴木匠就凭借其鬼斧神工般的手艺,在“木马择匠”的比试中脱颖而出。
安化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原兼职副主任ope体育、县旅游协会顾问赵亚飞ope体育,搜集整理清朝贺会淇纂集的《永锡桥志》,该书对周边的历史、溪流、田地、族姓、茶行均有记载,内容丰富,堪称区域百科全书。2015年再版重印,是安化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桥志。
赵亚飞说,古时安化还有专门负责兴建、管理廊桥的民间组织,叫“桥会”。会长通常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,成员也是选举产生。建桥后,所有的账目都会公示,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,如果还有多余的善款,“桥会”可以拿去买下一座山或一些粮田,山林和田地的产出一部分作为守桥人的工资,其余的则用于风雨桥日常维护的开销ope体育。据老人们讲,这里每5里路就有一个守桥人,每5年公开竞选一次,当选的通常都是有责任心、有教养,在当地很有威望的人,比如退休官员、高寿长者、考取功名的秀才等。
情弥古道循茶马,梦伴伊人上鹊桥。风雨桥也是连接亲情的纽带。赵亚飞小时候,外婆和父母经常要他在永锡桥上接送在外工作的亲人。他与小伙伴唱着歌谣“姨娘姨娘你莫哭,我接你到屋;姨娘姨娘你莫笑,我送你过桥”,在桥上来回奔跑,见证了一次次亲人的送别与重逢。风雨桥跨越河流两岸,人们跨越岁月春秋。
安化风雨桥是一个庞大的风雨桥建筑群,现存清代至民国时期的33座风雨桥分布在县境17个乡镇。安化县相继出台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办法、安化黑茶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,形成县、乡、村三级文物管护网络。列入文保单位的风雨桥均建成“四有”档案,即有保护范围、有保护标志、有记录档案、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。近年来,该县对马渡桥、红岩塘桥等多座古桥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。多方筹集资金,保障风雨桥修缮。争取国保专项资金2000万元,完成7座国保单位风雨桥的本体修缮。
安化县境内山峦起伏,溪谷纵横,树木葱翠,鸟语花香,一座座风雨桥点缀其中,宁静而幽远,常常令远方游客流连忘返。风雨桥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。该县把修缮保护与周边环境提质改造相结合,探索“修缮一座廊桥,建成一处景点”模式,将风雨桥嵌入精品旅游线路,让古桥活起来、动起来。目前,江南永锡桥、思贤桥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,游客络绎不绝。
2019年3月,国家文物局批复将万里茶道纳入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,其中安化就有包括永锡桥在内的6个推荐点列入其中。风雨桥造型独特,为安化山水风光增添神韵。永锡桥的摄影作品,作为传统文化符号惊艳香港地铁公益广告牌。
“入镜鸾窥沼,行天马渡桥”。东坪镇马渡村马渡桥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风雨桥,曾经也是马帮茶商的必经之路。大桥的古老气息,宛如一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,诉说着茶马古道的故事。
从2018年起,马渡村利用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资源,全面规划乡村旅游聚集地建设,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梅山城投、佳镔碧园果业有限公司和新旅农业公司等进村发展,先后投资1000万元启动田园综合体建设。田园综合体以300亩果园为基础,集养殖园、采摘园、稻鱼园、农耕文化园于一体。如今,古桥漫步、围炉煮茶、体验农事、休闲娱乐……马渡桥边逐渐热闹起来。
与周边农业基地有机融合,成为受到师生欢迎的研学传承基地。马渡村党总支书记廖建毅介绍,今年3月初田园综合体开园后,已接待游客上千人,特别是周末游客纷至沓来。